欢迎来到中安辰睿应急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全国咨询热线:

18678389015

以预案为纲,筑牢防线——大型企业应急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。

作者:王坤 来源:原创 时间:2025-03-05 16:00:40 浏览次数:

我国应急管理体系迈入“大安全大应急”新阶段。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,大型企业应急队伍建设既是法定责任,更是守护产业链安全的核心保障。本文结合预案要求与行业实践,探讨新时代大型企业应急队伍建设的发力方向。
引言
随着《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》(2025版)的正式实施,我国应急管理体系迈入“大安全大应急”新阶段。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,大型企业应急队伍建设既是法定责任,更是守护产业链安全的核心保障。本文结合预案要求与行业实践,探讨新时代大型企业应急队伍建设的发力方向。

一、顶层设计:以预案为纲领,构建“三位一体”组织体系

《预案》明确要求大型企业须建立“专业队伍为骨干、兼职队伍为辅助、职工队伍为基础”的应急体系。实践中需重点突破:
1.领导机构实体化
设立专职应急管理部门,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,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”,如中国石油配备“第一政委”强化党建引领,青岛炼化通过安全总监垂直管理体系实现应急决策高效贯通。
2.队伍分类专业化
高危行业企业须按标准建立专业救援队伍(如危化、矿山、油气井控),其他企业可采取“专职+轮训”模式。例如,新兴际华集团构建“国家队伍+区域联防”体系,配备5大类60余种特种装备,中国石油形成覆盖4大领域、40支队伍的救援网络。
3.预案衔接实战化
建立“总体预案-专项预案-现场处置方案”三级体系,重点强化与地方政府预案的联动衔接。青岛炼化创新DCS系统可视化应急处置技术,实现预案步骤与生产系统的动态绑定。

二、能力锻造: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赋能

《预案》强调“加强针对性训练演练”“发展新质应急救援战斗力”,企业需聚焦三大能力提升:
1.风险防控前哨能力
推行“防救结合”新模式:中国石油组织救援队伍开展特级动火审批、老井隐患排查等预防性工作;如青岛炼化通过事故案例“双盲演练”构建全员应急技能矩阵。
2.协同作战响应能力,建立“三联动”机制:
政企联动:主动接入地方政府应急指挥平台,如中央企业需向属地政府报备队伍装备、实时共享风险数据
企企联动:组建行业救援联盟,中国石油打造6大区域联防区
科技联动:新兴际华研发“智安大模型”实现灾情推演智能化,青岛炼化应用灭火机器人、热成像仪提升极端环境处置能力。
3.极端场景攻坚能力
针对高层火灾、危化品泄漏等难点,强化特种装备配置: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百米以上高空救援,中国石油突破1600℃井喷热防护技术

三、长效保障:制度、科技、人才三维驱动

1.制度刚性约束
建立“四统一”管理标准(统一指挥、训练、考核、保障);落实预案动态修订机制,结合生产流程变更及时迭代处置方案。
2.科技硬核支撑
加大智能装备投入:搭建应急指挥数字孪生平台,实现“预案-资源-队伍”可视化调度。
3.人才生态培育,构建“三位培养体系”:
专业资质认证:高危岗位100%持证上岗,定期复训;
复合能力拓展:开展危机公关、医疗急救等跨界培训;
激励机制创新:参照一线岗位设定救援人员薪酬标准,设立抢险专项奖励
结语
大型企业应急队伍建设绝非“孤岛工程”,而是需要深度融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。唯有以《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》为行动指南,坚持“平战结合、防救并重”,才能锻造出关键时刻拉得出、冲得上、打得赢的应急铁军,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。